首页手游攻略太阳系失踪行星之谜,消失的星球如何改写天文史

太阳系失踪行星之谜,消失的星球如何改写天文史

来源:奇豹网 编辑:手游零氪 发布时间:2025-09-20 08:04:35

太阳系是否存在过第九颗行星?这个困扰天文学界的问题,或许能从行星动力学和考古天文学中找到答案。本文将深入探讨太阳系可能存在的"失踪行星"假说,分析其科学依据与争议焦点。

太阳系失踪行星之谜,消失的星球如何改写天文史

假说的起源:从海王星到"复仇女神"1856年法国天文学家勒威耶发现天王星轨道异常后,通过数学计算成功预测了海王星的存在。这一成功让科学家开始思考: 太阳系边缘是否还有其他未知行星 ?20世纪80年代,古生物学家提出"女神假说"认为一颗未被发现的伴星周期性扰动奥尔特云,导致彗星撞击地球引发物种大灭绝。

关键证据包括:

  • 柯伊伯带天体的异常轨道分布
  • 外太阳系引力扰动现象
  • 古代天文记录中的"行星"记载

行星消失的三大可能机制

为什么一颗行星会从太阳系消失?
现代天体物理学提出了几种解释:

1.
引力弹射说

  • 木星等巨行星的引力相互作用
  • 早期太阳系动力学不稳定时期
  • 可能导致质量较小的行星被抛出太阳系

2.
碰撞瓦解说

  • 与原始星子或行星胚胎相撞
  • 形成现今的小行星带或柯伊伯带天体
  • 残余物质被太阳风逐渐吹散

3.
星际捕获说

  • 原为流浪行星被太阳系短暂俘获
  • 后因轨道不稳定重新进入星际空间
  • 可能解释某些短周期彗星来源

计算机模拟的突破性发现

2016年加州理工学院团队通过数学模型预测:

  • 存在质量约10倍地球的"第九行星" 轨道半长轴约700AU
  • 偏心率高达0.6的椭圆轨道

模拟数据显示

参数 预测值 观测上限
质量 510地球质量 <6地球质量
轨道周期 10,00020,000年 未直接观测到
近日点 200AU

争议与反驳:失踪行星真的存在吗?

尽管假说引人入胜,但反对观点同样有力:

  • 观测困境 :如此大质量天体应已被现代巡天项目发现

  • 替代解释 :柯伊伯带天体聚集可能是观测偏差所致

  • 动力学质疑 :长期稳定的偏心轨道难以维持

日本国立天文台2023年研究指出,现有数据更支持"扰动"说——多个小型天体的综合引力效应可以产生类似单一大质量天体的扰动模式。

考古天文学的佐证

古巴比伦楔形文字记载的"杜克行星"古希腊"堤喀"传说,都可能指向人类对失踪行星的古老认知。中国汉代《开元占经》中"惑守心"异常记录,经现代推算可能与某颗未知天体有关。

古代文献与现代科学的对应点

  • 描述轨道周期与现代预测接近
  • 记载的"外观"冰巨星特征
  • 突然消失的记录对应动力学弹射时间窗

行星科学正在经历范式转变。或许我们寻找的不是一颗具体的行星,而是重新理解太阳系形成过程的钥匙。当詹姆斯·韦伯望远镜对准外太阳系时,可能会给出终极答案——无论结果如何,这场追寻本身已经改变了我们对宇宙家园的认知。

相关攻略